肺癌,是指發生于肺部的惡性腫瘤,包括原發性肺癌和轉移性肺癌。?
目前,肺癌的發病率、死亡率在我國已升至第一位,其5年生存率遠遠低于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頭號癌癥殺手”。
為什么醫療技術日新月異,肺癌的死亡率居高不下?原因就在于很多患者診斷時臨床分期已偏晚,如果能做到早診斷、早治療,那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會大有改善。
一、哪些人群需要進行篩查?
根據《中國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推薦意見,年齡在40歲以上,且有以下任一危險因素,建議作為高危人群篩查。
(1)吸煙≥400年支(或20包年),或曾經吸煙≥400年支(或20包年),戒煙時間<15年。
(2)有環境或高危職業暴露史(如石棉、鈹、鈾、氡、鎘、煤煙等接觸者)。
(3)合并COPD、彌漫性肺纖維化或既往有肺結核病史。
既往有惡性腫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尤其一級親屬家族史者。此外,還需考慮被動吸煙、烹飪油煙及空氣污染等因素。
二、肺癌如何早篩查?
一般肺癌早期的影像學表現為肺結節,故行胸部影像學檢查很關鍵。目前一般醫院或者體檢中心體檢套餐里,對肺部影像檢查主要是行胸部X片檢查。但胸片檢查的分辨率比CT檢查的分辨率低很多,對于小于1cm的肺結節很難發現,而胸部CT對5mm以下的肺結節都能顯示很清楚,故目前國內外均推薦低劑量胸部CT檢查作為首選方法。CT上如果發現大于8mm的實性結節、大于6mm部分實性結節(混雜密度結節)則認為是陽性標準,小于5mm的結節大多認為是陰性。
通過早期CT篩查,能將肺癌風險扼殺在搖籃中,同時我們平常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研究顯示,運動、攝入較多水果蔬菜能降低肺癌的風險,最后也是最最重要一點,一定要戒煙,包括二手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