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中國抗癌協會口腔頜面腫瘤整合專業委員會、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承辦的“CACA指南精讀系列巡講-口腔頜面黏膜惡性黑色素瘤專場”活動于5月8日上午隆重舉行。
活動以“口腔頜面黏膜惡性黑色素瘤整合診治(MDT to HIM)前沿”為主題,由大會主席、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樊代明院士主持,特邀邱蔚六院士、張志愿院士、趙銥民院士、王松靈院士、吳以嶺院士、顧瑛院士進行點評,指南編委郭偉教授、孫沫逸教授、李龍江教授、任國欣教授,就醫學界和公眾最關注的腫瘤之一——口腔頜面黏膜惡性黑色素瘤全程管理中的熱點問題,聚焦“指南(“規范性”)-前沿(“創新性”)-展望(“前瞻性”)的核心學術觀點,開展系統、精彩的專題講座。
中國抗癌協會所屬93家分支機構、31個省市自治區抗癌協會,全國各地醫療機構480余家、110余家康復會均集中組織觀看。中國抗癌協會客戶端及48家媒體參與直播,累計537余家媒體對本場活動進行報道,全國在線觀看總人數317.6萬人次。
一、開幕致辭
大會主席樊代明院士指出,中國抗癌協會作為我國腫瘤學界歷史最久、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國家一級協會,自換屆以來,先后進行了建大軍、開大會、寫大書、立大規、辦大刊、開大講六件大事,目前以MDT to HIM為核心理念,開展的CACA指南精讀巡講系列、CACA指南中國行等一系列指南解讀推廣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樊院士指出,作為中國人自己的指南,CACA指南未來將會走上國際,與NCCN、ESMO指南三足鼎立、優勢互補、并駕齊驅。
二、CACA指南精讀
01
指南概述,標準為先
郭偉教授對本次參與指南精讀專家進行介紹,隨后分析了口腔頜面黏膜惡性黑色素瘤的流行病學現狀與臨床特點,指出由于惡性度高、預后差,臨床處理具有與一般腫瘤不同的特殊性,基于整合醫學理念,建立CACA臨床診治指南意義重大。
郭教授特別強調了CACA指南特色:①中國式診治模式;②建立CACA-口腔頜面黏膜惡性黑色素瘤的TNM分期;③學科融合,技術整合。
02
預防篩查,層層把關
孫沫逸教授講述了口腔黏膜惡性黑色素瘤的三級預防,口腔頜面黏膜惡性黑色素瘤篩查的各項內容和篩查流程,其中包括利用現代傳媒、社區篩查、與國際節日結合進行科普、體檢等途徑,也包括重點篩查人群、加強專業培訓、鑒別診斷等內容,重點強調了出現哪些癥狀需要立即進行活檢。
CACA指南提供的三級預防、早篩早診早治的策略,對降低口腔頜面黏膜惡性黑色素瘤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
03
遵循法則,輔助診斷
郭偉教授介紹了口腔頜面黏膜惡性黑色素瘤“4個不+D”的ABCDE規律,CACA與NCCN、AJCC在TNM分期方面的對比,CACA基于多樣本、大數據的分析,在T3、T4之外還提出了T1、T2,這是CACA指南與其他指南的不同之處。
04
整合治療,理念合璧
外科治療,內外兼顧
李龍江教授結合5個病例,強調了外科治療的要點和重點?谇活M面黏膜惡性黑色素瘤在通過外科技術徹底根治腫瘤的同時,還借用顯微外科技術進行正常組織和功能的恢復及建立。CACA指南強調的這一腫瘤的根治和功能重建的并舉,能夠對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起到重要作用。
冷凍消融,潛力無限
郭偉教授介紹了冷凍消融治療的歷史和特點,并分享了兩個典型病例。郭教授指出對于早期病變,冷凍消融治療在治愈的同時,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正常組織,激活了機體的免疫功能,且為贗復創造了良好條件。
個體治療,MDT to HIM
任國欣教授分享了口腔頜面黏膜惡性黑色素瘤的輔助治療、放射治療、中醫中藥治療,并通過引導病例對復發轉移性口腔頜面黏膜惡性黑色素瘤的治療方式及治療原則進行了介紹。此外,任教授表示,同其他惡性腫瘤一樣,口腔頜面黏膜惡性黑色素瘤在診斷、治療、康復、隨訪等方面都需要全程跟蹤。
05
乘風破浪,未來可期
任國欣教授通過對不同人種對免疫治療療效進行對比,展示出免疫治療對該腫瘤的療效仍不盡人意。為使中國患者能有更大的獲益,專家團隊開展了臨床研究,CKD4抑制劑治療的安全性和初步有效性得到肯定,這提示未來中國原創性研究大有可為。
06
總結
郭偉教授指出,CACA指南推薦MDT to HIM,圍繞個體化,通過多學科的融合,采用冷凍消融、化療、手術、生物治療、靶向、免疫、中醫中藥、贗復和種植體等手段,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為患者提供預后的全程保駕護航。
三、院士點評
01
邱蔚六院士
邱蔚六院士指出,TNM分期對任何腫瘤都具有重要意義,但該癌種由于患者就診時多為晚期,分期只有T3、T4,CACA指南參考大量臨床數據,對TNM分期進行了補充,加入了T1、T2,這是從無到有的創舉。邱蔚六院士表示,希望未來這一分期能加入到國際分期。
02
張志愿院士
張志愿院士指出CACA指南抓住了中國人與其他人種的差異,加入了中國數據。張院士表示,TNM分期是最重要的規范和依據,CACA口腔頜面黏膜惡性黑色素瘤指南填補了國際上的空白,增加了T1、T2,此外,CACA倡導的多學科交叉,進一步探索個體化精準治療,也對未來醫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03
王松靈院士
王松靈院士表示CACA創立了診療的新模式?谇活M面黏膜惡性黑色素瘤發病率高,在表面容易受刺激,容易發生轉移復發,治療困難,因此早期診斷非常重要,提高防治地位,是腫瘤學科未來努力的方向。任何疾病到后期都非常麻煩,腫瘤的發生是機體的穩態失衡,治療的目標不應該是殺死所有腫瘤細胞,而是思考如何與瘤共存,恢復穩態,在該方面,中醫中藥和冷凍消融都是很好的方向。
04
趙銥民院士
趙銥民院士表示指南涵蓋了防-篩-診-治-康,只要嚴格執行指南,一定能提升診療質量,提升患者恢復效果。此外,趙院士建議在指南增加“康”的內容,要考慮患者如何像平常人一樣回歸社會。如若治療早期有修復醫生的介入,幫助患者功能重建,將對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有極佳的效果。
05
顧瑛院士
顧瑛院士指出,中國人的基因譜不同于國外,因此加入中國數據的CACA指南這項工作非常重要。不但對國際上TNM分期有非常好的補充,從防-篩-診-治-康全程考慮問題,還兼顧從分科細化到整合考慮,非常符合人類整體的思維。惡性黑色素瘤治療效果不盡人意,口腔結構復雜,腫瘤和外科治療使得結構破壞不可避免,這就需要修復。激光治療能夠最大程度保留組織結構、器官,給患者更好的生存期和生存質量,建議CACA補充激光治療相關內容。
顧院士表示,希望指南不斷更新,不斷推出集中不同的力量,實現腫瘤治療效益最大化,使中國方案中國策略走上國際,發出中國聲音。
06
吳以嶺院士
吳以嶺院士從中醫角度出發,指出腫瘤的診治要有整體論的系統思維。腫瘤的防治有幾千年歷史,古人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氣所湊,其氣必虛”,腫瘤的發病和人體正氣有關,無虛不成疾,因此要扶正祛邪,扶助正氣,從飲食調控等方面進行輔助。當前時代,中醫在減輕治療副作用、改善生活質量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未來應深入挖掘整理中藥對腫瘤防治的作用。
四、大會總結
大會主席樊代明院士指出,雖然口腔頜面黏膜惡性黑色素瘤的患者數量少,但由于特殊的病理部位,使其治療比其他腫瘤困難,既要保命,又要保功能,還要保美觀,在功能重建和修復等方面也要下大功夫,未來要不斷補充CACA口腔頜面黏膜惡性黑色素瘤指南的內容,使內容更加豐富更具有權威性。
|